5月21日,自治区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新疆人民会堂隆重举行。澳门十大正规网站林学与园艺学院获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林学与园艺学院党委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校党委的决策部署,举全院之力、集全院之智,充分发挥学科、人才、技术优势,积极投入新疆脱贫攻坚主战场,干部师生足迹遍布天山南北、农村生产一线,与农民“零距离”接触,送培训、送技术、送服务,把课堂设在田地间,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在生动的乡村实践中培养“一懂两爱”人才,用实际行动为脱贫攻坚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选优配强骨干力量
助力脱贫攻坚主战场
林学与园艺学院坚持教学科研业务发展与脱贫攻坚双推进。2014年以来先后选派34名业务骨干到“访惠聚”、深度扶贫、南疆支教、科技服务团等工作。培育以8个教授为核心的科技服务团队,吸纳学院70%的专任教师参与其中,每年在基层开展科技服务,有力推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得到了地方政府和老百姓的充分认可。1人获评自治区脱贫攻坚创新奖,2人获得开发建设新疆奖章。
发挥人才专业优势
为脱贫攻坚插上“科技之翼”
2014年以来,林学与园艺学院组织70余名专任教师在南疆四地州30余县开展各类技术培训500多场次,受培训人员近9万多人次。与地方农业、林业主管部门协同联动,派遣“点餐式”科技服务人员100余人次,在贫困县、村推广示范项目20余项,技术辐射带动面积达到10万余亩。坚持问题导向,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其中,廖康教授主持的“新疆杏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推广”项目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王世伟副教授主持的“间作条件下枣提质增效栽培技术推广示范”项目在阿瓦提县辐射带动面积达到2000余亩,增产达45%,新增收益270余万元。何天明教授成功选育出优良梨新品种“雪香”,丰富了新疆梨品种结构、为新疆果农脱贫攻坚增添了新动能、对新疆梨产业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曾斌教授依托在“访惠聚”驻村点实施红枣提质增效推广示范项目,创意设计“高科刀郎红”枣品牌商标,两年来帮助果农销售红枣30余吨,提振了枣农信心,为持续增收找到了出路。
做好实践育人文章
在农村广阔天地中助力脱贫攻坚
林学与园艺学院党委将脱贫攻坚作为强化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组织学生以专业实习、社会实践方式投身脱贫攻坚。近年来,1000余名学生利用“三下乡”实践活动,在全疆各地州开展理论普及宣讲、区情社情观察、科技支农帮扶,教育关爱服务等。广大学生在实践中了解了区情农情,练就了本领技能,提升了使命担当。350名毕业生返乡扎根基层,成为脱贫攻坚主力军。
做好宣传教育动员
凝心聚力打好脱贫攻坚战
2019年以来,林学与园艺学院加大宣传动员力度,用心用情讲好脱贫攻坚故事,在校、院媒体发布推文30余篇,《人民日报》、《乌鲁木齐晚报》、新疆广播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学院教师开展脱贫攻坚事迹报道10余篇,形成了人人关心、人人参与脱贫攻坚的浓厚氛围。